高等教育研究

  •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

    林寅;王晖;孙旭媛;

    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下孕育,以“政策推动”和“高校需求”为现实基础,在“政策需求”和“学科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迅速发展。归纳了高校创业教育现实层面存在的实践认知与本质属性、内源动力与外部推动、外部导向与内生需求相偏离的问题,通过对教育理念进步和生源特点变化等内部因素以及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等外部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教育目标再认、组织形式变革和教育功能重构的优化策略,以期建构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2023年01期 v.22;No.114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探索

    陈琪欣;

    “双高计划”的开展为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机遇。为了迎合发展契机,针对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实现“高”“融”“新”三个关键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的路径:深化产教融合,对接产业吻合度“高”;创新人才培养,人才素质技能水平“高”;重构课程体系,资源整合度“高”,为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思路。

    2023年01期 v.22;No.114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高职院校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王微;

    高职院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推动劳育贯穿育人全程的要求,是锻炼学生劳动能力的应有之义,是端正学生劳动价值取向的需要,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价值的新彰显。然而,部分高职院校面临师生对渗透劳动教育存在认识障碍、渗透劳动教育存在制约因素、缺乏渗透劳动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学科教学中的劳动教育评价有待完善四个方面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重构学科教学体系,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以提升学科教学的劳育实效性。

    2023年01期 v.22;No.114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品质提升的实践思考

    丁心舟;周奇;

    学校品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过程,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实力的增强,都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立德树人是学校品质提升的根本目标。因此,提升学校品质的路径包括:以科学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品质的提升;以清晰的学校发展规划统领学校品质的提升;以系统的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品质的提升;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助力学校品质的提升;以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支撑学校品质的提升。

    2023年01期 v.22;No.114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现状与改进策略探究

    王文燕;顾双艳;童玉梅;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现,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体系是预防和处理心理危机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成因和工作现状,围绕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三方面进行深度讨论,根据高校现有资源和工作模式,构建更具实效性的心理危机工作改进策略。

    2023年01期 v.22;No.11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研究

    李楠;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实现的关键举措,能够确保我国高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我国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但由于我国部分高校的资助育人体系还存在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经济资助与精神指导结合不紧密等情况,因此,我国高校需要不断优化本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监督管理机制,提升我国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在实际资助过程中的精确度,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完善与优化。

    2023年01期 v.22;No.114 24-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经济与管理

  • 高职院校政府采购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探索——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聂庆明;谢景权;

    随着国家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政府采购预算绩效管理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虽然高职院校预算体量相对较小,但是政府采购规模却在逐年扩大,因此,政府采购预算绩效一体化管理显得越发重要。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全面分析政府采购预算绩效一体化实施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政府采购预算绩效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并简要介绍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以期对其他高职院校政府采购预算绩效一体化管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3年01期 v.22;No.114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吴晓丹;

    进入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乡村生态振兴面临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忽视生态发展、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相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城乡二元结构阻碍生态协同治理的现实困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普法执法两手抓、构建城乡共同体,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2023年01期 v.22;No.114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社会与人文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品牌建设研究

    王格;李凤娇;

    我国社会经济正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文旅品牌的升级、协同、传播和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品牌的建设需坚持时代性与传承性、系统性与融合性、引领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在文旅资源开发、产品创新、服务提升、空间优化和品牌传播方面不断创新,通过品牌建设助推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01期 v.22;No.114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20世纪70—90年代旅德游记中德国人形象与现代性启思

    杨秋宁;

    20世纪70—90年代旅德游记作品塑造了冷战时期以及冷战结束之后的德国人形象,描述了不同类型的德国人物特征。随着中国学人对德国社会的了解不断深入,德国人的形象也得到了全面而客观的展现。德国人形象的塑造与变化反映了中国学人对西方现代性的认知、想象与理性思索,呈现了中国学人的主观诉求与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学人在文化自觉中的体验、对中国文化的思考以及对现代性道路的反思。

    2023年01期 v.22;No.114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新时代优良家风文化建设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林露森;杨小玲;

    新时期建设优良家风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优良家风文化有利于塑造个人道德意识与现代公民人格意识,推进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优良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推动新时代优良家风文化建设,必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奠定家风文化传承的基石;加强良好家风文化宣传,增强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悉和认同;将家风教育贯穿到终身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家风教育融入生活,培育和提供直接的思想道德资源。

    2023年01期 v.22;No.114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图书档案研究

  • 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需求与使用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

    濮静蓉;秦捷英;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师生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调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现状,挖掘读者需求及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馆藏建设、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优化服务的对策。

    2023年01期 v.22;No.114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创新研究

    李利敏;

    为了适应科研环境变化的要求、顺应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科研数据管理的新趋势,我国高校图书馆创新科研服务工作十分必要。当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存在服务能力不强、服务内容不够完善、服务模式单一、服务推广滞后等问题。对此,高校图书馆应牢固树立科研数据服务理念,强化管理员队伍建设,丰富图书馆科研服务内容,大力拓展服务推广途径,不断创新科研服务工作,努力开创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的新局面。

    2023年01期 v.22;No.114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目标、梗阻及进路

    唐志凤;

    学生工作与学术科研不能断裂,辅导员做科研是实现辅导员工匠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必然要求。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事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质量,事关辅导员综合素质和职业胜任力的提升,事关辅导员教师与干部双重身份的良性互动,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当前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不足的类型可归纳为:时间不足型、能力不足型和动力不足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需从环境营造、兴趣激发、动力补足、能力提升四个方面入手,不断优化科研环境、增强科研意识、增加科研激励、提升科研素养,从而提升高校辅导员做科研的内生动力,助推辅导员开展更高质量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023年01期 v.22;No.11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建党百年视角下红色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机遇及落实路径

    张喜云;

    建党百年视角下,红色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迎来了良好的时代环境、坚实的内容基础和正确的方向引领,也获得了更为便利的途径和有效的资源。但在当前阶段,红色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还面临一系列的阻碍,教育者红色精神素质的不足、融入形式的单一、融入范围的固定等,都严重影响了红色精神育人价值的充分展现,高职思政教育也无法有效契合建党百年的时代背景。因此,高职院校及教育者应共同努力,从组建高素质育人队伍角度入手,引领红色精神融入的正确方向,充分挖掘红色精神资源,奠定融入内容基础,并积极创新红色精神的融入形式,以思政课堂、实践教育活动等为基础载体,拓展融入场域,积极关注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为红色精神在建党百年视角下的有效融入提供助力和保障。

    2023年01期 v.22;No.114 69-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贺来容;

    长征精神是中国各个阶段和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实现伟大复兴的法宝。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必须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其头脑、指导其行动。通过提炼长征精神的核心内涵,分析其主要内容,揭示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创新性地分析长征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探究长征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2023年01期 v.22;No.114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理工科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融互促之道

    李桂峰;

    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同源、运行同构、目标同向、发展同步,这一互构性逻辑前提促成两者互融互促之基。而我国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起步较晚,校园人文气息薄弱,学生人文素质“先天不足”,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互融互促面临理工科学生工作能力弱、辅导员学生党建工作质量不高、制度体系有待优化三方面的问题。化难题、解困局,学校可以从扩宽学生党建辐射范围、找准融合发展点、加强工作队伍培训、创新工作理念、优化顶层设计五方面着手,不断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形成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水乳交融的完美生态。

    2023年01期 v.22;No.114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社会热点新闻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及融合路径

    郭宇楠;

    社会热点新闻涵盖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将社会热点新闻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对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热点新闻与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途径不同,部分教师对二者在重视程度、结合方式、结合内容方面存在问题,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新闻的结合并没有发挥出“1+1>2”的理论效果,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社会热点新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进思政教育与社会热点新闻的结合方式,丰富结合内容,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2023年01期 v.22;No.114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建党百年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的创新融合

    鲍瑞男;李英林;

    建党百年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创新融合工作的开展需要将红色文化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有效结合,鼓励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与实践中了解、掌握与践行红色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的创新融合在教学平台的构建、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及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高校正视现实情况,完善教学平台功能,丰富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氛围,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

    2023年01期 v.22;No.114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