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

  • “双元、三链、四能”高职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谷瑞;陆伟峰;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已经渗透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迫切需要同时具备大数据专业技能和行业背景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对我国高职大数据专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从专业定位、岗位需求、课程内容等方面对专业建设困境进行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大数据专业实践“双元嵌入、三链对接、四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为其他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2023年02期 v.22;No.11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问题与思考

    林俊;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深化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的有效举措,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但校企深度合作在政府宏观调控、校企配合、平台建设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多疏漏,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立足整体,完善校企合作平台与评价机制,推动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023年02期 v.22;No.11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深度学习与课程思政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刘玲;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与实践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但在高校体育与课程思政融合过程中,部分教师将体育思政视为“体育课程”与“思政”的简单叠加、拼接,造成两者相互割裂,或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即“体育课程思政化”,生硬地将体育课程思政化,进而影响了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针对该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与课程思政融合视角,深入研究了二者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从顶层设计、教学内容重构和教学程序重建等方面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2023年02期 v.22;No.115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研究——以网络技术专业群为例

    蒋建峰;征慧;

    产业集群化效应推动了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区域产业集群化推动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高职院校专业群的组建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分布对创新型跨界融合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建设模式的改变,目前专业群建设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的组群逻辑,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定位,以产业化、模块化和全局化思维精准定位专业群课程建设方向,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跨界融合课程体系。

    2023年02期 v.22;No.115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现状与育人路径探索

    黄月;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网络育人面临新形势、新挑战,融媒体平台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新载体。基于此,以微博、抖音官方的数据为样本,分析现阶段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现状,发现融媒体运营存在内容泛娱乐化、同质化、团队专业性不强等挑战,因此,从内容建设、舆论引导、技术赋能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合,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

    2023年02期 v.22;No.115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经济与管理

  • 产教融合型先进制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沈润东;陈昱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进一步推广与落地,我国职业院校迎来了发展机遇和转型的挑战。深化产教融合型先进制造实训基地的建设,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技术性人才,有利于推进我国先进制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分析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产教融合型先进制造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建设目标和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建设与管理的相应策略,以期为我国产教融合型先进制造实训基地的长远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路径。

    2023年02期 v.22;No.115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浅谈主播纳税不遵从现象

    李晓静;

    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思想的引导下,网络扶贫行动不断向纵深发展。网络直播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很多致富神话,催生了大量互联网直播相关从业者。然而,很多网络直播者因为对税收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没有纳税意识,无意中产生了偷漏税行为。首先分析了直播带货行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其次分析了不遵从纳税对国家、行业及个人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后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挖掘直播行业纳税不遵从现象背后的心理根源,对纳税人决策行为的心理层面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促使纳税人从强制遵从向自愿遵从转变。

    2023年02期 v.22;No.115 27-3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人文与社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研究

    郝琦;

    二十大会议报告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根本任务,以此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为研究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群众和尊重实践相结合,“灌输”和“渗透”相结合的原则;在方法上以传媒、基层组织、教育、实践活动四位一体有机融合,以媒介为传播路径、强化组织保障,与全民教育相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将理论阐释、自我激励和自我实践作为有效的社会管理手段。

    2023年02期 v.22;No.115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正义论”视角下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实施的优化路径分析——基于遵义市的田野调查

    柏雪;罗家淳;刘克;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整合实施是顺应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在促进社会进步与民生保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正义论”视角对遵义市的典型案例进行田野调查,以深入探析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实施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首先,构建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实施正义价值实现的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发展的核心意旨,创新性地提出了机会均等、内容一致、便利获取和收支平衡四个维度的正义内涵。其次,阐释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整合实施正义性的实现机制及其发展短板。最后,提出了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实施的优化路径。

    2023年02期 v.22;No.115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研究

    马鸣霄;张治远;朱萍;倪晨琳;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是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以跨文化传播理论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发展中存在的传播理念滞后、综合型人才缺乏、跨文化传播载体老旧等问题,提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发展须明晰跨文化传播理论,培养跨文化传播专业人才,完善跨文化传播交流体系,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传播媒介,发挥民俗旅游功能等措施,旨在优化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的传播途径,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理论提供借鉴思路和参考意见。

    2023年02期 v.22;No.115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参与社区老年健康促进与教育的志愿服务研究

    朱杰;

    大学生参与社区老年健康促进与教育的志愿服务过程,对大学生成长以及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具有积极影响。目前,该项志愿服务还存在动员效应整合性有限,招募效应临时化、短期化,培训专业性不足等问题。为畅通大学生参与社区老年健康促进与教育志愿服务的路径,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推进法治规范化;强化双源动力,彰显学生老人双主体;丰富工作载体,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加强专项培训,提高服务专业水平;建设技术平台,加强“互联网+”融合创新。

    2023年02期 v.22;No.115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

    石露露;欧阳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深刻表明了党要以更高的标准、更柔性的手段来推进社会治理的决心。以人人为主体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蕴含着党百年奋斗的治理经验,超越了共同体的虚假性,是带有共同体本质的特殊共同体。因此,要辨明其科学内涵,抓住其主要特征,构建一核多元、协商共治、人民至上的共同体,可以从强化多元主体有效参与、推动治理重心下移以及综合运用治理手段等方面付诸实施。

    2023年02期 v.22;No.115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

  • 辅导员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探析

    蒋敏;

    辅导员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主力军,为提升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质效,从辅导员工作视角审思当下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深入剖析问题成因,更新安全教育理念,从完善安全教育体系、优化安全管理模式、提升安全工作能力三个方面找准落脚点、突破难点,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筑牢学校安全屏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校稳健发展。

    2023年02期 v.22;No.115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三维探析

    王伟;胡世怡;程智龙;

    高校承担着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丰富思政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育,对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完善育人体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青年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与时俱进为融入理念的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要发挥高校育人优势、善用社会育人资源,而且要结合家庭育人。

    2023年02期 v.22;No.115 63-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以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三重视角

    李佳欣;

    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高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不变的重要内容。从价值、内容、实践三个视角把握党史学习教育,体现了高校党委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价值视角来看,党史学习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加强政治领导、担起政治责任的根本需要,有助于将高校打造成传播先进文化思想的阵地,加强高校师生的政治信仰。从内容视角来看,党史学习教育以党的发展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作为主要内容,高度契合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需求,为高校发展增添活力。从实践视角来看,党史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不断深入推进主题教育,从根本上确保高校师生在思想上紧跟党的步伐,在行动上忠诚于党。

    2023年02期 v.22;No.115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价值、困境、路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三维阐释

    范益萌;赵志强;

    为深入学习理解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落实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署,高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意识形态教育功能不断凸显。然而,当前大学生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易遭受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或因文化差异性产生猎奇心理。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把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权紧紧握在手里,明确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的相关责任,改进和创新管理学生的方法,这是事关当代青年大学生前途与命运,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繁荣稳定的关键任务。

    2023年02期 v.22;No.115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史晓琼;陈翔;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论述解决了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为什么坚持理想信念和如何坚持理想信念的根本问题。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资源体系中,“红船精神”作为中国精神丰碑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注入了文化自信、思想动力和道德力量。针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出现的主客体互动分离、介体协同推进匮乏、环体有效支持不足等现实问题,高校思政教师要通过准确把握目标与层次,主动适应主客体关系,正确认识理论与现实、科学理解内容与形式来实现“红船精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培育。

    2023年02期 v.22;No.115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互联网+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程艳;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高校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教育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阐释“互联网+红色文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互联网+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其中包括:掌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需求,建立“互联网+红色文化”的育人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目前,“互联网+红色文化”教育存在教育碎片化现象严重、教育形式比较简单、缺乏科学引导、网络运营水平不佳等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推进党团云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多种专属传播媒介、科学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和打造网络思政工作队伍等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023年02期 v.22;No.115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后疫情时代研究生党建与专业特色相融合路径探究——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为例

    徐宏武;张豪裕;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从突击式向常态化转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通过“云学习”“云党课”“云党建”等“互联网+”智慧党建新模式培养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使命担当意识。后疫情时代,研究生党建与专业特色相融合路径包括:依托课程教学平台,构建人才培养与信念塑造相融合模式;依托科学研究平台,构建科研创新与组织凝聚相融合模式;依托社会实践平台,构建服务社会与专业实践相融合模式;依托文化传承平台,构建文化弘扬与党风建设相融合模式。

    2023年02期 v.22;No.115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补白

  • 分号(;)错用的2个特例

    <正>在科技论文中,分号(;)是常用的一种句内点号,用以“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当分号“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时,例如“1)……,……;2)……,……,……;3)……。”,即1)、2)项的末尾一般都会正确使用分号。特例1 当并列分句中有1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之间仍然使用分号吗?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对这类特例作出了明确规定:

    2023年02期 v.22;No.115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